珠海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联合会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金融法律小知识
警惕养老陷阱,防范养老诈骗
2022年08月04日
【字体: 打印本页

张艺璇■ 广东莱特律师事务所  实习律师

如今网络信息发达,老年人也逐渐走进网络世界,但是由于信息获取渠道单一,老年人对信息的分辨能力不够,面对各类量身打造的骗局,往往更容易落入圈套,痛失辛苦了一辈子的养老钱。

一、养老诈骗及骗局揭秘

养老诈骗是一种针对老年人群体的诈骗行为,主要骗局有“投资养老”“以房养老”“养老银行”“投资返利”等。犯罪分子以提供“养老服务”、投资“养老项目”、销售“养老产品”、宣称“以房养老”、代办“养老保险”、开展“养老帮扶”等为名,来实施各类诈骗违法犯罪活动。

骗局揭秘:

1提供“养老服务”

以投资养老基地、旅游考察等为名,将老年人诱骗至所谓的基地、福利院参观、游玩,迎合老年人需求,描绘养老项目的未来,进而以预售床位等名义进行非法集资。

2宣称“以房养老”

以“以房养老”名义诱骗老年人抵押房产,借国家政策旗号行非法集资之实。诱骗老年人将抵押房产的资金拿去购买其推荐的理财产品,然后恶意利用公证、仲裁和诉讼等方式或者使用暴力、威胁以及其他手段非法占有老年人房产,使老年人无家可归、背负巨额贷款。

3投资“养老项目”

抛出高额分红、保本高息、预订服务等说辞吸引老年人,诱骗其投资养老项目,收费名目“五花八门”,如“贵宾卡”“会员费”等。这些机构的资金运作、流向不明,有很高的卷钱跑路风险。

4代办“养老保险”

不法分子冒充银行、保险机构工作人员,利用老年人渴望晚年生活有保障的急切心理,谎称可以帮助未参保人员代办“养老保险”或代办“提前退休”,收取“材料费”“保险金”等。

5开展“养老帮扶”

不法分子以空巢老人为目标,假借心理关爱、志愿陪护、送温暖活动等方式,获得老人信任后,以多种手段实施诈骗。

6销售“养老产品”

一些企业采取商品回购、消费返利、免费体验、赠送礼品、养生讲座、专家义诊等方式,欺骗、诱导老年群体购买价格虚高或假冒伪劣产品,进行非法集资。

二、如何防范养老骗局

1提高法治意识

多关注新闻媒体、社区宣传栏、标语等,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段,提高警惕,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;不相信“保本高息”“高价拍卖”等投资承诺,切忌“占便宜”心态。

2端正保健理念

从正规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常识,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,不轻信所谓的特效药、神药、进口药,以防陷入“药托”的骗局,不随意根据传单、电视广告指引参加线下“养生讲座”“健康体检”等可疑活动。

3树立安全思维

注意妥善保管自己的个人信息,如本人证件号码、各种与身份信息或银行卡绑定的账号、密码等,不随意填写调查问卷、不点击陌生链接、不对陌生人谈及真实个人信息和家庭情况,包括姓名年龄、电话住址、银行账户、家庭成员等,尽量避免通过公共网络环境使用金融服务。

律师提醒:

老年人要主动增强安全防范意识,保持警戒心理,自觉提升反诈防骗能力,不要和“陌生人”过于接近,以免上当受骗,享受品质晚年生活、远离各类养老诈骗。